學習的時光極度充實,在我上課的日子,的確感覺到自己對繪畫認知的差異。
我用一種畫畫:欣賞;研究:表現;聽話:懷疑的矛盾及衝突的態度來看待自己的過程。舉例來說:老師說的我會聽,並且儘可能地做到,但又同時會想,這是唯一的表現方式嗎?我會努力做好技法,但只要熟悉了,我馬上會換另一種技法,目的就是不想讓自己的畫法變油了。
我的課餘時間幾乎是零,只要下課,甚至短短15分鐘的休息,我就會立馬衝到美院的美術館裡找到相關的畫作學習箇中奧妙,再趕回教室展現在自己的作品上。我沒有休息時間,我更沒有吃飯時間,所有對於繪畫知識的飢渴大大的蓋過了生理上的。
因此,我的作品數量是同班同學的三倍,我企圖用數量來換取質量。為了確保可以一直畫到晚上十時半不昏倒,在下午唯一的用餐時間,我會利用十分鐘去買10個像是包子般的饀餅,它可以讓我一直撐到晚上11點到家時再吃碗麵。不是什麼白麵條,是台幣8塊一包的義大利麵,分5餐煮,加二、三粒蔥花屑,晚餐就解決了,我就是這樣每天吃,吃了二年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