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8 塵世

而細數這一切,至今仍不敢相信自己是這樣子過來的,會想要寫下這些,起源則來自我的學生-張淑蓉,她在我的畫室是隻孤鳥,不擅長人際關係,甚至個性也不太討人喜歡。她自小就有血管瘤,一雙大腳,是她沉重卻擺脫不掉的負擔,她跟著我上遍三間畫室的課,寫生活動從不缺席,父母雙亡,辛苦的生活著,卻累積了大量的好作品,然而在二年多前,因癌症過世。我去她雲林老家參加了她的公祭,開車回台北的路上,看到一片河谷的蘆葦盛開,回到畫室畫了一張蘆葦的印象畫記念她⋯⋯我想告訴大家,有人努力了一輩子也不為人所知。

藝術的真諦不在「創新」而在於「情感」,創新只是一種慾望使然,人們厭倦舊的,卻盲目的追求新的,這充其量只是慾望的反射,不是真正的藝術。畫壇上,有情感的作品少之又少,淑蓉的作品就有。這讓我想起自己在學習的路上遇到許多有著不同故事的人,也看到不知如何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資源的人,因此決定寫下自己的學習歷程,分享給大家,提醒自己:莫忘初衷!這十多年來,發生很多事,帶著和我有相同理念的人走遍各地,畫遍各地,他(她)們的年紀,有1/3的時間都是和我一起走過!

這是個什麼樣的緣份?才能如此走在一起?這巨大而神奇的連結使我義無反顧的付出。對家人,我是自私的,年已半百,獨身投入藝術及教學,絕少有時間陪伴家人,前陣子帶著父母去宜蘭旅行,在太平山上享受山林間的寧靜,回來後卻聽説有人為了我在臉書上的文章而開戰,吵得不可開交⋯⋯原來並不安寧啊!

但我完全不知道這件事,我不用手機及電腦,專心創作;我不問俗事,俗事卻因我而起;剛回到台灣,便開始有人在幾位老師的身旁造謠,批評,說長道短;不是事實,我一概不理;過一陣子誰又説我抄襲⋯⋯哪間畫廊充滿著貶低的口氣打發我⋯⋯某位年輕藝術家聯同太太排擠我,不讓其合作的畫廊與我簽約⋯⋯我依舊專心創作;我只想謝謝你們,因為有這些人,我才能在創作中努力奮鬥。

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我只想讓大家知道,有些人沒有我們的好運氣可以好手好腳的畫畫,與其爭這些,不如問問自己:有沒有對不起自己及栽培自己的人。這幾年一直在想著一件事情,「人生」如果有來生,我還願意當人嗎?人是如此的辛苦,生老病死、生離死別,雖有喜樂,但苦仍多於樂,人生而不自由,訂定了許多制度讓人順服,動物就簡單多了,吃喝玩樂,傳宗接代,二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「創造」及「傳承」;我的人生至今仍然在執行這二件事,以至於忘了吃喝玩樂和傳宗接代⋯⋯網路這種東西真的很奇妙,因為寫了一些文章,第一個女朋友的媽媽加我好友,還鼓勵我!一「張媽媽,您好,我也很想妳;」高中同學也在下方留言鼓勵,「謝謝你的支持!」我不太看留言,但可感受到大家的關心,緣份因為這個無形的東西而拉近,卻也因為相處的認知不同而分開,除了痛,也有無奈,我們真的能夠好好享受自由的人生及心境嗎?

生命給了我一些,也不給我一些,態度決定高度,時間才能證明一切⋯⋯我開始感受到自己這一世是過去世世代代的累積,只遺憾喝了孟婆湯,不能憶起前世的有緣人,他們或許在我今生擦身而過,也許會在未來出現,陪我走過下一個50年。然而,我下輩子還是想當人,如果順利的話,還可以繼續畫畫,人生的苦,要在藝術裡解決;一苦海無邊,藝術無涯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