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6 第四個

他不知道要如何分享第四個12年,他試著分析自己的前三個。

第一個12年,各種比賽引導他往各種方向學習前進,學制內的各項學科似乎從一開始就不打算讓他走上升學主義的路,六歲時的畫畫老師為未來埋下了伏筆;第二階段的12年帶領他放棄升學制度,轉而往繪畫方向引導,並給予一個在外島服役的機會,提早感受一個人隻身在外的生活體驗;第三個12年徹底打開了大門,使他踏上了藝術之路,並且讓幼年時的比賽經驗累積中,使他能夠以各種不同形式表達對繪畫的看法,在這一路上,除了與繪畫相關的事情上有所收穫之外,其餘的都以失敗收場,感謝上天給了他不服輸的個性走到第四個12年。

他不知道如何分享這一個階段,這一階段發生了太多事,他遊歷了半個世界,敏感的捕捉各地人文風情,將之化為繪畫作品和自身涵養,沉澱了太多,他安靜了,多年前的佛緣在心中又被喚醒,當時年輕,還有很多慾望,雖在紅塵俗世裏,但總是和周遭有著格格不入之感;這些年有得有失,你得到的不一定是你要的,但失去的卻是刻骨銘心,在得與失之後,又回歸為零,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?我們又再忙碌什麼?他有遠景,為了某個人,為了一口氣,熱情的握緊拳頭,使他不顧一切的前進,在一切歸零之後,鬆開了拳頭,才發現他什麼也留不住,但卻又可能擁有更多。

這一路上是否真的是命運的安排,他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如此看待自己的一生,他的感應總是強烈而準確的,他發現到自己的不一樣,矛盾的他,在現實和理想中反覆拉扯,在50歲前的他,其實沒有「我」的存在,逆來順受的接受生命中的安排,一切都是命!宿命論或許就是他現在的心情。

我不擔心他會將一切交給命運,他已經努力過了,何況他還在繼續努力中,在48歲之後,他發現了一些什麼事和以前不同,還不到該說的時候,也沒有必要說,分享這些,只是和大家説明過程和心情,有人想要聽到一些風花雪月的故事,請自己去找連續劇看;他的點滴,或許能夠匯成洪流,或許不能。

未來,當你看著它們的時候,知道不易之處⋯⋯在得與失之後,我們終將歸零,藝術創作者總會留下什麼供後人憑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