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一年的時候,我有個機會可以和一些交換學生一起去莫斯科,在那裡的特列季亞科夫畫廊,是俄羅斯第一個以資本家為名的美術館,俄羅斯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大多都收藏於此,我靜靜地看著,並研究箇中奧妙之處,剛開始,不得其門而入,苦思不解構圖的奧袐,一直到快看完了,走到謝洛夫的展覽廳,看到他畫的那張女聲樂家,似乎畫面裡藏有一些東西,我坐了下來,拿出速寫本,用分析的方法仔細的拆解這張作品,驚覺有些許的構圖巧思在其中!我很興奮,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析其他的作品,發現似乎都能通用。
回到聖彼得堡,我將在莫斯科的經驗拿來繼續實驗,得到了一些小小的成果,但這並不代表我能畫得出來,我繼續找尋著作品來研究,結果在美院裡,我發現了許多之前不知道的地方;在一樓資料室內,有一排非常長的檔案資料櫃,一拉開,裡面排列著密密麻麻的歷屆作品的資料照片,上面寫著編號,把它抄下來可以到版畫教室旁的資料沖洗室,按大小數量付錢,即可獲得所有我需要的照片,而在二樓的圖書館,可以看到很多一般市面上看不到的書籍和圖檔,甚至可以借出來臨摹。
有一次,被我發現,系辦的辦公室裡多了一個鐵櫃,我問這是什麼,系辦祕書告訴我,那是過去10年歷屆畢業生的作品照片!有這樣的寳庫!?我每節下課都來報到,一本一本的拿出來研究,她們趕都趕不走我!有一天,鐵櫃前的地上,放著一張約莫40*50大小的炭精筆的人體素描,仔細一看,居然是我的工作室前任指導教授的學生時期的作品,他的作品以人物肖像見長,我蹲在那,久久不能離開,有細節,又大氣,有溫度,厚實的基礎和筆觸交織在畫面的四處,對於邊緣線極為講究,色調的層次與變化中規中矩,溫潤而又充滿自信及活力,不滯黏,不俗氣!至今仍未忘記!
而最沖擊的是在一次的莫斯科參加的素描展,我有一張肖像參加,結果回來的時候沒有我的畫,我找了系辦詢問,他們也不知道,於是帶我到倉庫去找,這一找,又找到了一個寶庫,整個倉庫堆滿了作品,起初,她開了門讓我在那裡找,去了幾起之後,她乾脆把鑰匙交給我,看完了再還她,我在那邊貪婪的吸收養份,我能吃多少就吃多少,我不怕消化不良,我只怕將來沒有得吃!…